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干部教育 干部监督
自身建设 财务公开
党建动态
农村党建
街道社区 机关党建
企业党建 非公党建
党员管理
远程教育
典型事迹 政策法规
党史资料 党务问答
热点聚焦
警示教育
纪律提醒
廉政课堂
网上党校
社区大讲堂
农村大课堂
微型党课
黑龙江省关于开展2024年选调应届优秀高校
黑龙江省2024年度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主题教育系列党课】播出预告:打造人才
【主题教育系列党课】播出预告:逐梦深蓝
【主题教育系列党课】播出预告:哈尔滨,
 
哈尔滨先锋网信息页 >>返回首页
当年习近平在宁德是怎样抓统战工作的?
时间:2019-06-12 14:41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点击:

 
 

  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在这个“老少边岛穷”的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刚满35岁的习近平同志以深入调研起步,以建立“四下基层”制度开局,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下决心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今天,党建网微平台和您一起重温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抓统战工作的故事,感受习近平同志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真挚情怀,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

 

  采访对象:姚智梅,1946年11月生,福建福鼎人。曾为海岛女民兵,在福鼎县先后任大队、公社、县干部,1978年任宁德地委常委、罗源县委书记,1986年任宁德地委常委、统战部部长。2000年任宁德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采访组:姚主席您好!您在宁德工作了一辈子,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您和他都是班子成员。请讲讲当时宁德的主要情况和您对他的第一印象。

  姚智梅:1988年到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我当时是地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和他共事、相处了两年时间。对于这段经历,我既感到荣幸,也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

  当时宁德确实非常贫困,而且具有特殊性,可以总结为“老、少、边、岛、穷”,既是革命老区根据地,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岛屿很多,海岸线占全省的1/3。岛屿多、岸线长决定了宁德的“前线”地位,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没有什么建设项目。当时整个宁德的经济状况非常脆弱,被定为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9个县区中有6个是贫困县,有50多个乡镇被划为省贫困乡镇,200多万人口中有70多万被划为贫困人口,交通等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

  习书记到宁德上任,只跟我们简单开了个会、见了个面,就深入基层调研去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对宁德整个面貌有了初步了解,讲到关于闽东发展的思路都能结合实际情况来谈。关心百姓疾苦、深入基层调查,是我对习书记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之一。不光是我,就连当地老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这个新书记和群众心贴得近。

  采访组:当时您分管统战工作,习近平同志对宁德开展这方面工作有哪些思路和举措?和您谈过哪些问题?

  姚智梅:当时,从国内大环境来讲,我们党对民主党派人士刚刚落实政策还不久,哪些人应该团结、怎么团结,我们在政治上总觉得不好把握,有很多顾虑,工作上有畏首畏尾的情况。也有一些来自党内的声音说:“共产党为什么要去发展民主党派?”这也体现出当时我们内部对统战工作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宁德还有人认为,统战工作是大城市里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事情,我们这样一个基层地区,连“市”都不是,抓经济还忙不过来,统战工作未必有那么重要。可习书记却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讲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话。有一次我向他汇报工作情况,他对我说:“虽然宁德是一个贫困地区,但宁德是全国畲族最大的聚集地,在东南亚的华侨也比较多,而且是宗教工作的重点区。所以,闽东的统战工作任务是比较重的,要建设闽东、发展闽东,必须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把方方面面人士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他的亲切关怀下,宁德1988年12月成立了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民盟的地区委员会。他不仅亲自出席成立大会,还和彭丽媛同志一起参加了当天晚上举办的民主党派代表联欢会,拉近了和民主党派同志的距离。之后,其他民主党派组织也一一建立起来了。每次中央有民主党派的领导同志到宁德考察,他都对相关活动进行亲自部署,活动期间亲自陪同、亲自汇报。

  他还建立了地委领导班子与民主党派组织挂钩、对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定期走访制度,每半年或一个季度到自己挂钩的民主党派听取意见,和一些民主党派负责人、知识分子、老同志谈心。

  他对民主党派遇到的难题非常关心,对帮助民主党派同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也很明确。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民盟有位老同志,早期革命时参加过我们党的地下工作,但新中国成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民主党派人士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他提出,要求组织“在政治上恢复名誉,生活上给予照顾”,但由于依据不足,我们感到有些难办。习书记得知以后,亲自过问这件事,了解前因后果之后,与我们统战部门的同志谈心时说:“虽然这位同志提出要解决国家干部身份的依据不足,但从实际来看,这位老同志参与过宁德解放事业,参加过革命工作,做过一些贡献,我们应该对他的晚年给予关心和支持。首先要在政治上落实他的政策,为他平反。生活上虽然解决不了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但可以与民盟协商,帮助协调解决他安度晚年的问题。”

  这件事,当时不仅当事人非常满意,在整个宁德的民主党派当中也引起强烈反响,对调动他们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习书记在统战工作上站得高、看得远,提出的这些思路和举措,一下子为我们在宁德开展好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觉心里更有“底”了。

  采访组:宁德是畲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工作自然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重点。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期间,对少数民族工作提出了哪些思路和举措?

  姚智梅:我刚才讲到,习书记在和我谈统战工作时,就把做好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华侨工作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们树立了“大统战”的概念。他经常讲:“宁德的统战工作不是没有事做,而是任务很重。”

  我先讲讲民族工作。习书记讲过:“我们的事业涉及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我们在交流统战工作情况的时候,他还说道:“做好宁德的统战工作,要抓住我们这个地方的特点和重点。什么是宁德这里的特点和重点?少数民族工作就是一大块,一定要紧紧抓住。”

  闽东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畲族群众有将近20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40%,占全省畲族人口总数的70%。可以说,推动闽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就意味着推动整个闽东摆脱贫困。因为在闽东,绝大多数贫困人口都是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几千年来散落在偏僻的山区,住着破陋不堪的茅草房。习书记在宁德期间,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非常关心,不管是在灾难救济还是在生活助困方面,财政再困难都会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他到省里工作以后,亲自推动实施了茅草房改造和连家船民上岸工程。大概是1997年,省政协向省政府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就是关于福建全省茅草房住户和连家船民的生存状况,其中面积最大的就在宁德。习书记看到这份报告,专门在省里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讨论,还亲自回到宁德开展专题调研,经过反复核实、论证,制定了支持闽东开展茅草房住户搬迁工程和连家船民上岸工程的实施方案。当时的省委书记以及整个省委班子对此事都非常重视,给宁德一次性拨款600万,宁德市和各有关县也都相应做出资金投入,整个工程实现1000多户住户搬离茅草房,10000多连家船民上岸定居。习书记还从长远角度统筹考虑,出台了很多保障措施。比如,明确政府拿出土地用作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住房用地,不能拿来买卖;茅草房住户和连家船民搬迁之后,不仅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还要考虑他们的长远生产问题、子女读书和就业问题,配套制订具体措施。习书记说:“这样才能让他们搬进来,安心地住下去。”我深深感到,习书记对解决少数民族和连家船民老百姓的生活疾苦这项事业,是充满感情的。

  习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始终重视统战队伍建设和统战人才的使用与培养。所以,当时宁德从地委到下面的县区,都十分重视民族工作。后来几次机构改革,宁德的民委队伍都没有削减,还进一步加强。他还在多个场合讲过,要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和女干部。

  他到省里工作以后,对宁德的少数民族工作仍然非常关心,每年都给少数民族乡发放专门性财政补贴,大的乡镇100万,小的也有50万,用来帮助当地解决实际困难。直到现在,这个政策仍然在延续,而且还加大了力度。

 

 

  采访组:您刚才说,习近平同志还讲到宗教工作和华侨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请您讲讲当时这两方面的具体情况。

  姚智梅:习书记对统战工作的几大块讲得非常明确,除了民主党派建设、少数民族工作以外,他强调宗教方面要引导好,海外华侨要团结好。

  当时,宁德个别地方出现宗教地下势力非法组织活动,这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的重点之一,更是我们关注和治理的对象。习书记当时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信仰,信仰不同是正常的,也是允许的,重要的是加强对宗教活动和信教群众的引导,绝不允许搞地下活动。参加地下宗教活动的大多数还是我们的群众,要向他们宣传好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和团结他们形成爱国爱乡的力量。”

  华侨工作也是宁德统战工作的重点。当时,宁德在外华侨有30多万人,东南亚一带有不少华侨,都是我们闽东人到那边去谋生的,他们经常在所在国组织一些乡亲会,习书记都鼓励我们去参加。习书记说:“宁德的改革开放需要外面的乡亲回到家乡参与建设。”为了更好开展工作,我们还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各种活动,调动侨民积极性,吸纳他们加入人大、政协组织,请他们多关心家乡事业,多回家乡发展经济。

  习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虽然才三十五六岁,但对统战工作很熟识,也很有想法,思路敏捷、敢于创新,开展工作重点突出,考虑问题又非常周到,表现出很强的领导才能。

  采访组:后来您和习近平同志还有联系吗?他主政宁德的两年对您有哪些影响?

  姚智梅:2002年,习书记即将调往浙江工作的时候,专门给我们打电话告知此事。我和几位老同志专程到省里看望他,结果到他办公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很多人,正在跟习书记说话。我们就站在门口,没有进去。习书记看到我们,马上站起身来,跟那些人说:“请你们暂时停一下,把这些远道而来的基层同志先请进来聊一会儿。”他对我们的这份珍视,令我们感动。

  2010年,已经担任国家副主席的习书记回到宁德,和我们当时的班子成员一起吃饭。大家再次闲话家常,感觉他还是当年那个温和可亲的习书记,和我们依然是那么亲近。他还特意让我们把当初给他服务的驾驶员也叫过来,一块见见面,聊聊家里的近况。

  现在我已经退休多年。我经常回想和习书记一起共事的那段日子,也经常体会他讲“宁德是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当年,刚刚三十几岁的他来到宁德,却能对一个地区发展方向作出如此科学准确、实事求是的判断,能够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四下基层”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理念,可见他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成熟,也能看出他对“闽东振兴”这一夙愿饱含深情。而且,他以严谨的作风、认真务实的态度、一心为民的赤诚,为广大闽东干部树立了榜样,让大家能够在困难的时候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块使,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可以讲,他在宁德做一把手时,扛旗扛得正,做事做得正,为人行得正,工作自然就开展得好,进行得顺。

  过去在宁德,他是这样做的,给宁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在全中国,他也带着这样的才能、魄力、胆识、情怀和作风,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旗,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6月10日第3版  原标题为:《“习书记倡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习 近 平 在 宁 德 (九)》  本文有删节  采访组成员:田玉珏 薛伟江 李 政)

主办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 黑ICP备12002421号-3
技术支持:哈尔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