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干部教育 干部监督
自身建设 财务公开
党建动态
农村党建
街道社区 机关党建
企业党建 非公党建
党员管理
远程教育
典型事迹 政策法规
党史资料 党务问答
热点聚焦
警示教育
纪律提醒
廉政课堂
网上党校
社区大讲堂
农村大课堂
微型党课
黑龙江省2024年度定向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哈尔滨市“千企万众评作风”邀您来投票
倒计时1天!精彩内容抢先看!
“码”上开讲!7月31日起 “牢记嘱托 全面
 
【公告】哈尔滨市2022年度公开选调公务员
用生命诠释忠诚 ——访“红色特工”刘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我国两次工资制度改
党章学习手册(46) | 街道、乡、镇党的基
《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四章 夺取民主革命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党章学习手册(56) | 留党察看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双面贪官”的悲剧人生
党组织如何审查发展对象遵纪守法和遵守社
哈尔滨先锋网信息页 >>返回首页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张虹:在人生每个弯道奋力加速
时间:2022-10-07 07:29来源:哈尔滨党员之家 点击:

张虹的名字里有一个“虹”字,让人联想起天边美丽的弧线;她所从事的速度滑冰项目,场地弯道处也同样是彩虹般的弧线。这同样让人想起她的人生轨迹——从短道速滑“转弯”到速度滑冰,让她实现了冬奥冠军梦;从冬奥会冠军到国际奥委会委员、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奥大使、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2022年冬奥组委执委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不同身份的转换背后,是张虹在人生每一个弯道的奋力加速。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张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改变源于梦想,中国梦,冠军梦。”

图片

张虹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转变发生在2008年她20岁的时候。从7岁开始学滑冰,她一直都是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而在这一年,她从练了13年的短道速滑,改练速度滑冰。两个项目看似很像,实则有很大不同,“短道速滑是个比技巧、战术、配合的项目,而速滑是一个比时间的项目。”张虹说。

跨项选材如今在国内体育界已很常见,但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冒险。“没有人告诉我,你转项就会成功,在我之前也没有成功先例。我没有被选入国家队,但我又不想放弃,我就在想能否有另一种尝试,能够让我拥有成就体育梦想的机会。”张虹说,正是梦想,让她决定做这样的转变。

但转变又谈何容易?由于项目特点不同,速度滑冰有很多短道速滑没有的训练方式,其中就包括长距离的自行车训练。张虹说,这对她来说是一种颠覆,“那时候我们从呼兰往巴彦骑自行车,120公里,每周三次,每次中间只休息15分钟喝水。我几乎每天都是崩溃的状态,那时我是队里年龄最小、成绩最差的一个。”

图片

但正因为有梦想,张虹坚持了下来,并一步步走向成功——进国家队、拿全国冠军、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奖牌。直到2014年,她终于在索契登上了冬奥会这个梦寐以求的舞台,并拿到了女子1000米的金牌——这是中国在冬奥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速度滑冰项目金牌,张虹实现的不仅是自己的、更是中国几代速滑人的梦想。

图片

“我有两段奥林匹克的旅程,第一段是我当运动员的时候,从7岁到30岁退役,一共23年的时间;从2018年平昌冬奥会之后,我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又开启了我另一段奥林匹克生涯。”张虹说,“从运动服到一身正装,我觉得这是一次从外表到内心的洗礼。站到国际体育组织的讲台上,代表的不仅是中国还有全球的运动员,要思考怎样贡献我的经验、怎样代表中国运动员去发声。”

图片

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但对张虹来说却意味着责任和压力。“前3年压力非常大。”张虹说,为了履行新的职责,她当时每天要学7个小时英语。而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奥大使,给了她莫大的鼓励。“通过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我慢慢找到了信心,跟我当年站到奥林匹克赛场上是一样的,我的背后有我的祖国在支持我,有14亿中国人在支持我,即使我的英语不如别人,但我有信心。”

图片

如今,张虹还有另一个身份——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最近几天,她开设的滑冰、轮滑课程课时安排很满,但她乐此不疲,尤其是在她看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进步很快的时候。“上课时我不但给他们讲什么是滑冰,也给他们讲奥林匹克的历史、奥运英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承和弘扬奥运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冰雪文化。”她还在2020年9月发起成立体育专项基金“虹基金”支持东北地区体育教育工作。

对于自己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张虹说:“这是一个新的使命、新的荣誉。希望我能肩负好这个使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能让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

 

来源:黑龙江日报

 
主办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 黑ICP备12002421号-3
技术支持:哈尔滨新闻网